
在正文开始前,先来个结:原来创业是件不容易的事,成功没有捷径,奉劝想快速发财的朋友谨慎考虑。
先说说一些背景吧,可能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人都有这种经历。12年9月,小孩上幼儿园了,上幼儿园前不用接送,可以放在老家让老人带。现在要上学了,要接送,他们就难胜任了。更因为父母上年纪了,让他们离开熟悉的乡土,和善的乡邻来到这陌生、寂寞、复杂的城市中,自己实在不忍。那怎么办?只能是自己辛苦点上下班接送,上班前老婆送他上学,下班我来接(我5点下班,老婆6点)。可是幼儿园4点就放学了,结果也可想而知,我小孩都是最后离开的,每次看他落寞的眼神,我知道摊上大事了。没办法,要改变我们的工作节奏来换取他的健康成长了,生活就这样,需要平衡呗。
跟老婆商量让她辞掉会计的工作,拿个店铺做做吧,自由一点,不用其他人管。也不用闲着没事干,女人一闲着,呆在家里就会有闹矛盾的。很偶然的机会,我去虎门炮台玩,顺便去探望在那边做服装的兄弟。兄弟见面,话题除了女人,当然是事业啦。我将想法告诉他,他说:“兄弟,你为什么不考虑服装,衣食住行,衣为先,跑的量大,水也深,好好做,还是有发展的。” 然后我就跟他跑去黄河的档口。虽然之前在东莞工作的时候也偶尔会去黄河淘点衣服自己穿,可就从来没有想过里面的商机。其实很多事情都这样,在身边的好东西往往会忽略。这次去黄河,就触动很大了,看看那不息的人流量,拖行货物大包小包的走,各个忙碌的身影。现在你问我在这里除了服装还能发现什么?我会说除了商机,还是商机!
第一步:周边市场大起底,重点留意生意好的店铺,看看他卖什么,为什么能卖得好。
回去后,几天没有睡得好,服装是否可以作为突破口呢?想也没有用,行动吧。磨刀不误砍柴工,先将前期工作做好了,再开始也不迟,毕竟年后到4月是传统的服装淡季(可不要问我,你还没做过服装怎么知道,网络资讯很发达的,你看到我的文章,就表示你也在通过网络来获取你想要的信息)。
要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市场状态,对手的状态,是否能够有属于自己的市场。最好的了解方式?实地考察!我所在的地方是城乡结合部,这个地方做生意不容易:要求高的,年轻的,直接奔城里去,上网去;低档的,行业门槛低,已经铺天盖地的小店、地摊了。至于真实的状态是怎样,先走完市场再说。
第一站,目的地是本市中的各个童装店。全市将近100家童装店几乎全跑了一遍,那时对面料,版型之类的,还一窍不通,只是看到合适我家小孩的,就套上,问价格,如果第二个店有相似,就对比价格,还有手感。老婆是这方面的高手,因为我家小孩的衣服都是她买的,对质量有比较高的要求。一般我先去转,看到合适的就记下,然后集中两天晚上带上小孩去,其中的作用大家也猜到了吧,呵呵。刚开始,真是不知道什么衣服才是好衣服,我觉得好的,老婆都觉得不好,我只注重版型,好看就行,她注重舒服感,非纯棉的不要,有胶印的不要,有厚水印的不要,有小珠珠的不要,等等。还真是,给小孩套上,一般都是喜欢妈妈挑的衣服。如果小孩觉得不舒服的就问他为什么,小孩的信息也很重要的。
就这样,跑完市里的以后,就回来总结,特别是哪些销售好的店,或者没什么生意的店,就琢磨他为什么销量好,为什么销量差。是价格,是质量,是服务,还是其他?走完这么一圈,也大概掌握了一些情况,有两种店铺是做得好的。一种走外贸货,大量堆头放在那让人挑选,质量好,价格也适中,普通大众的服装价格在15到35,当然冬季价格会稍微高些,主要面向的客户是一般工薪族,满足他们对质量有要求,价格有要求的需要,只要这群人看上的,一般都是一次带几件回去的,因为他们不会经常消费,每个季度补充一些新的就可以了;另一种,高端,品牌运作,服务周到,每个进店的人都是VIP,通过服务增值,服务高端消费者,价格在100以上,赚的是服务的钱。而做的不好的店,也无非几种:中高低档的货都有,想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店里面5块的氨纶货有,200块的纯鹅绒也有,结果是谁也没有讨好;一种是有一定质量,并且有款式挺好,但价格高;还有一种,更多的范畴,经营便宜的货,没有质量,但是价格绝对低,门槛低,一万几千就可以开店了,一两千就可以摆摊了,竞争非常的激烈,这种业态只能打价格战,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因为自己是农村出来的,对农村的市场有特别的感情。城市的业态是这样,那农村呢。再跑一趟农村,因为广东的农村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像云南的那么萧条(呵呵,我在云南呆了7年,最美好的时光)。不走不知道,走了吓一跳,农村的价格也并不比城市低,并且都是中低档为主,只有款式没有质量的。看到金矿了?连续走了附近4、5个乡镇都是如此。周末花了两天,上下午各蹲一个乡镇,要去哪里看?当然是菜市场,农村最聚集人气的地方,人是离不开吃的,所以去这种地方就对了。当然,还有一个地方,幼儿园,那里看什么?看那些小屁孩穿什么啊。是不是都穿附近卖的那种,还是其他的,也看他们一般穿什么款,什么质量,同时总带上个问号,为什么他们穿这种。这些问题有时候要问自己很多遍,不明白的就记下,回家找百度。这样下来,两天就基本能得到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不过这两天也够累的,过程中还遇到下雨,坐渡船,白眼,走错路。最难忘的是渡船晚上7点半停航,我为了抄近路,天比较暗,一不留神差点掉在坑里,最后好歹上了船。
现在,周边市场的情况总算摸了个大概,定位也就基本清晰了:做面向大众的,性价比高,能跑量的服装。但刚开始我也不能所有衣服都做,先定个范围,1到6岁,能跟玩具店的主要客户群匹配,主要还是不太想放弃玩具,毕竟还有库存,也说不定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会有更好的销量也难说。年龄段定了,价格呢?当然是跟风销量大的那些店,零卖15到35为主;还有款式,还是主打外贸,质量有保证。那岂不是跟那些好的店重叠?还是要有差异,第一价格一样,货品主打当季,他们主要是上季的库存。并且店铺远离他们,服务好周边几万人的市场就很好了。
第二步,泡网络,走市场,恶补服装基本知识,辨别服装真正价值。
说来容易,怎么找到当季外贸货,价格也不高的供应商?别人做那么久都不行,你一个菜鸟凭什么?除了勤奋,多动脑筋,我也想不到其他理由了。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是幸运的,足不出门就可以知道天下事。能够真正利用好这个东西,确实能够带来实质的财富。本身自己就是IT男,自己的优势是要充分发挥的。在开始阶段,网络成为我最好的资讯来源。阿里巴巴,淘宝,国内外各大童装品牌的官网都是我浏览的重点,凭借在日美外企工作的经验,英文跟日文的网站阅读是不会有太大障碍的。实在碰巧,在我需要时间的那半个月,上司回日本了。上班的时间刚好用上:) 在阿里巴巴每天都会通过不同的关键词找需要的信息,给自己订立完成目标,每天最少30个阿里批发商的浏览量,3个国际大牌官网,无数个百度搜索及淘宝比对。每晚都1点以后睡觉,剩下的除了疲惫还是疲惫,还带来了口腔溃疡。当然,看到好东西,精神也就起来了,看到自己认为合适的,好的,就马上下单拿样品回来(拿样的钱都不舍得投入的话,你也别在这个圈子混了),然后在本市去买差不多的回来,再通过望闻问切的对比,辨别,这个是什么料的,那个是不是当季新品等等。通过不断的否定与肯定,慢慢的,就有感觉了。感觉的东西很奇妙,这成为自己经验的一部分,融入到了身体每一个细胞。
分享两个小细节,特别是想通过看网上的图片就能找到好货的童鞋们,淘宝绝大部分的商家都是通过漂漂亮亮的图来吸引眼球,也就是款式,都是用模特,韩风尤其严重,老远的拍一张,通过其他漂亮的搭配,都是让人一看就有的购买欲望,特别是有购物狂的女人。但样品回来,最让人失望的,往往也就是这些。而我的经验是越是不用模特拍照的,近照清晰的就越能让你看清楚,也就有更好的把握是否是自己想要的那类。并且大部分新当铺出来的照片都不会很好,但这些新店家也时常会让你有惊喜。
第二个小细节可能很多菜鸟都跟我一样,想一开始就找到工厂,找到便宜质量高的,结果看到网上一些店家的东西不错,就直接问人家在什么地方,要实地去看看。也有很多商家直接在网店醒目的位置打出“我家的仓库大的是,很多货没有上传,忙不过来,欢迎前来实地看货”之类。我就根据上面的地址跑了两家。一家是秀**,特意跑深圳对着地址找,以为是当街门店,在附近转了大半个小时,没见到,再看清楚详细地址,原来是楼中店,只有那么一点旧旧的版,晕死,还号称几十万件。还有更离谱的一个在广州,也是跑市场时顺便也去走走看,结果到那附近,也是找不到,打电话说到那里了,直接挂线,无语,还下着雨呢。
网上的信息是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要实地走批发市场。到了周末,我就满珠三角的批发市场跑,珠三角的各个批发市场统统走。广州白马、锦东、庆丰、广大、十三行、沙河、中山八、昌岗、佛山、中山、东莞虎门、大朗,深圳东门,南油等等,知道的都基本去了,到那里都同样离不开“看闻问摸”这几步,有效实用。慢慢的,也能掌握各个市场的特点,知道哪里炒货多,哪里工厂货多,哪里仿货多,当然也是哪里库存多。也通过各个市场货的对比,结合网上的知识,来回对比,脑子里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些概念,一些好货的概念,一些性价比高的概念,因为看得多,摸得多,也问得多。走到市场问档口小妹,可以放平心态,互相吹牛一番了。以前看到英文的标就以为是原单,人家唬两下就软了,现在轮到我唬他了,“原单?高仿吧,甚至还不是高仿,Zara变成了zama,H&M成了H&W,看看这里的走线,一针疏一针密的,线与布的颜色也不搭配,布料?呵呵,这还叫国外过来的?”小妹有时候也直接招了,“哪会有那么多原单呢,仿的不错就可以了”。
有了这样的经历,是时候到市场上检验自己这个把月的努力了。
第三步,实际练摊,收集客户意见,调整调整再调整。
经过时间的对比及积累,也大概知道哪家有好东西,当然,作为潜在客户,他们有好东西,也乐意第一时间微信过来,或者通过其他的交流工具发送信息告诉你,只要你已经在他家拿过货。
再给个小细节,如果到一个陌生的市场,看到好货,当然第一时间是要拿点货的,无论多少,拿了再说,就算不多,一两百也行。目的有两个,分析这个上家是否可以长期合作(上家的人品很重要),还有给他留个印记,电话、微信、微博、email哪个方便用哪个吧,有交易人家也肯定会记住你的,推送好货时,你肯定也在里面了。没有成交,你再多说也白搭;有成交,你再小也是客。
过了一段时间,之前在批发市场的批发商断断续续的就有东西推送过来了。刚好看到有个批发商发了个信息,有一批原单的小T,从图片也看得出来是好货(通过图片也能推知个大概,俺也有这样的能力了,果然,到现场一看,绝对的好货,大牌原单哦。当场拿下300件,因为想好了,做跑量的方式运作,量太少了不行。结果呢,第一次打的货还真不是那么顺利的销售出去。价格是合适的,主要是有点小了,货一拿回来老婆就说码数比较小,估计难以大卖。兴奋的余温还在,就给她当头一棒,不过仔细看着,叫小孩套上,晕,还真是不行。怎么办呢,当机立断,将1岁以下将近100件都全部挑出来先不上架,等日后多些大的才上。第二天马上用早已在淘宝上100块买来的地摊利器——两米架子铺开,放上100多件,放了100多件原来也没有多少。也没有怎么喊,直接放在玩具店门口,刚好是周末,出来买菜的人多,我的小T非常的colorful,很显眼,不一会就吸引了很多大妈的目光。第一个大妈问多少钱?“一件20,两件35,不还价。”我老婆说,在店铺里,她是绝对的老大。最后她挑了两件的,35块成交,不过在期间还是说了这个YY有点小,希望下次拿大一点的回来。后面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是同样的状况,都没有觉得价格怎么样,而觉得有点小。现在我才发现,质量好还不行,还要适合穿,农村的人简朴,都希望来年再穿,宁愿买大一号的。好在前一晚上将小的挑出来,要不然可能看到那个小号,映衬的更小,就没法开张了。生意就这样,不会一帆风顺的,困难也多,就看调整了,这样起码先大概收回成本,有个好的开始。我们也对拿货的客人说下周会有大一些的上架,请到时候关注,留住关注很重要。呵呵,第一天的成交780,虽然因为小号而有点打乱的自己的计划,但是还是有希望的,第一,拿回来的东西是好的,这一点大妈们都认可,第二,定价是合适的,基本上没有人讨价还价,除了拿了7件的那个说拿得多,少点以外。就是说只要我能保持相同的水准,将YY的码拿大点就可以了。同时,那些善意的客户,看到好货,当然希望下次也能给他合适的其他类的YY,就说下次带点怎样怎样的裤子啦,裙子啦……意见都一一收集。
就这样,第一次上的货到目前为止也只卖掉一半,还有一半小号的在仓库中,开始老婆建议将小的半原价拿回去供货商,我觉得反正也没有怎么亏,还是不拿了,要不然日后人家有好东西也不会找你,知道你是个麻烦的客户。自己慢慢消化就算了,只是没怎么赚到钱而已。也当是用时间换经验吧。不过这样的经历也更让我充满信心的去做好服装。
上货不久,就遇到了雨季,那个郁闷啊,没人出来消费。怎么办呢?我手机也是天天有人给我涮屏推荐,我就想为什么我不可以给他们推呢,我这边下雨,他那边未必啊。ok,就拿起小米对着衣服拍,也知道自己拍的不好了,但好歹走出第一步,拍完再说,先上传到空间吧。上天还真是照顾勤奋的人,几天过去,以前在一起读书的同学在干这个,看到相片后,问了我价格,以及质量之类的,我直接加一块报给他,他说成,来几十件试试。就这样,又是一个新的渠道出来了。不过刚开始,什么都不会,还要去找快递公司,物流公司问价格,问时间。还有包装,艾,现在还被同学笑话我的那个包装,一堆捆起来,像从垃圾堆中捡出来,除了难看还是难看,不过也算结实。第一次嘛,生怕出问题呢,不过这当然也不是很难,用心做就会解决的。寄出去后就忐忑,天天问他到了没有,货怎么样,比自己打的货还紧张。他做几年服装的人都能认为是可以的话,那我才算真正的及格。第3天,同学好不容易收到货了,收到第一句话是“不错,兄弟,后面继续有好货记得给我推荐。”哇,我简直跳了起来,成了,成了,哈哈,成了。
然后雨一直下,我也在同学、朋友间,当然还有在虎门的兄弟发放信息说请他们帮忙推广,特别是帮忙留意身边做服装的朋友。我有物美价廉的外贸服装,需要的可以跟我联系。可以直接到我的QQ空间看样也行,反正我用心做事,货不怕比较;如果没有见到合适的款,也可以发图或者信息过来告诉我,我可以在走工厂或者走市场的时候帮忙留意,合适的就帮他们打货。这样可以为远方的客户减省打货费用及时间,给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好货源,我也可以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两全其美。经过这样的推广,也开始不断的有新的客户咨询了。在这个雨季,店铺是没什么生意的情况下,网上也断断续续的开始有了些订单,有两三百件的,当然也有十几件的,无论多少,有成交就是快乐的。让从未谋面的朋友信任是不容易的,但只要你是诚心做事,时间长久了,别人也是会感受到的。
作者:泽沛_外贸服装 写作时间:2013-05-07 原文链接:点这里
转载请注明:创业经验分享网 » 童装创业,我是这样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