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如何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

创业经历 创业经验分享网 94浏览 0评论

2015年某个下午,年少轻狂的我无意浏览到知乎上《如何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的提问,下面的答案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花了几个小时写了我自己的经历,没想到这贴就火到现在。这篇回答在知乎有3000万浏览,6万个赞,知乎全站收藏榜排名在50-70名徘徊。

三年过去了,第一次搬到公众号,因为我有太多话想补充,这篇文章只能代表三年前的那个我。

你千万不要被标题fool了,这远不止是一篇教你赚百万这么俗不可耐的文章,读下去你就会明白这篇文章的价值和意义,的确很少有机会遇到这样的内容。

我,19岁懵懵懂懂开始创业到35岁,从最早在泰国饭店做黑工到通过创业,三元实实在在辛苦赚取过亿资本,我走过的弯路,吃过的苦,疼过的心,有过的无力感,中年的焦虑,第一个百万的激动,投资爆仓的无奈,过亿时的空虚,做成产品的喜悦,找到人生目标的豁然开朗,接受人性的一切,15年的奋斗经历了很多人一辈子的可以经历的事,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将这一切经验和历练融入在我的文字中,我知道我的文字帮助过很多,很多人,这就够了。

过去2年是我财富增值最迅猛的两年,三元中每一个环节都带来了巨额的回报,却差点把我变成一个空虚的人,想一想33岁你就实现了你曾追求的一切,你的追求得有多浅,那一刻短暂的满足之后就是无穷的深渊,过了曾经自己最想过的生活半年后,一切都是如此无聊,再好吃的东西也不如2002那年在泰国饭店累了一天后那碗炒饭香,那种滋味和感受至今在味蕾;再大的房子也带不来曾经一年搬家四次那种新鲜感和期待;股票一日涨跌一台法拉利也丝毫不会开心,也不会伤心,再好的车也不会有那年5000块买的丰田Corolla那样激动的彻夜难眠,这就好比70岁的男人看见20岁的校花也无动于衷一般,这让我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我这是怎么了?

一次次自我拷问,一次次自我拆解,一次次自我摧毁,悟性比较差的我花了半年多才开窍,一切豁然开朗,这一次的顿悟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彻底,虽然站在未来看,今天的我依然是个傻逼,就如同我看下面文字里2015年的自己一样,我还是喜欢那句话:“如果你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我不后悔自己做了15年蠢货,可以看到的是我将继续做几十年蠢货… 但这个过程我会获得自由,快乐,成功的定义显然不是金钱,企业规模,孩子多少,而是过程,而是心灵的进化,35岁开始一段全新的征程。I‘am Mr.Hua, be ready!

为此,将这篇蠢货写的文章正式列入我公号的第#47篇文章。

感谢你即将花一小时阅读一个蠢货的故事。

PS: 文章已开放转载


以下内容来自我在知乎的原贴,附加更新:

补充1: 什么是真正的市场需求 (2015年更)

补充2: 补充如何在生活中发现机会 ( 2015年更)

补充3: 补充发觉隐形机会商机

补充4: 竞争中如何生存和保持利润 (2015.11.30日更新完成)

补充5: 我的独门法则-三元策略 一年辗轧2000万利润 (2016.10.19日更新完成)

补充6: 就算你赚了1000万也不长久的原因 (2018.4月6日更新)

补充7:给即将创业的你几句话 (2018年7.7日更新)

从高三毕业开始创业,至今已经有14年了,帅哥熬成了大叔,到21岁那一年第一次用了8个月赚到100万现金,那年是2005年, 那会的100多万含金量是很高的,那会南京河西的房子4000,现在3万,感触比较深的是家里人辛苦几十年还没我干两年收入高,当时很飘,相当的飘,后来栽了个大跟头,之后陆续做过好几个年盈利100-600万的项目,但一直停留在百万级别,没找到突破千万的方法。

今年33岁了(83年的),自己的公司一年利润在千万以上,目前在股市里的资产,一天的浮动都有百万以上。(有可能是亏损,也有可能是盈利,不过都是波动性盈亏)

大多数人,不太可能从一个从无经商经验的人突然转变成一个人折腾点东西就能赚百万(多个人一起有可能)。我先把我个人的阶段拆解开来,给你一个直观的感受。

  • 第一阶段:打黑工,饭店服务生,送PIZZA (读书时兼职工作)
    时间: 18岁-19岁 
    年收入:<10万
    人数: 1个人
    项目初始投入:时间

  • 第二阶段:做二手汽车买卖,做华人碟片生意 
  • 时间: 20岁-21岁 
  • 年收入: 几十万
  • 人数: 1个人
  • 项目初始投入:5万人民币不到

  • 第三阶段:做电子商务贸易 
    时间: 22岁-23岁 
    年收入: 100万+
    人数: 2个人(其中1个老婆,一家人就当一个人吧)
    项目初始投入:5-8万 具体忘记了

  • 第四阶段:拓展电子商务生意 
    时间: 23-29岁 
    年收入: 300-500万左右 
    人数:5-7人
    项目投入:延续第三阶段,所以无投入

  • 第五阶段: 股票投资 
    时间: 26岁左右 
    年收入:200万 (后来亏损还倒贴500万) 
    人数:1人
    项目初始投入:150-200万

  • 第六阶段: 网赚Affiliate
    时间: 28岁左右 
    年收入:250万 
    人数: 1人
    项目初始投入:不到1万
    备注:兼职搞的,抓住了一个好机会,只写了几篇文章,挂了个链接而已,累计花的时间都不超过30小时,也算是所有做过生意里投入最小,最省力,最不可思议的一笔,有兴趣以后可以写点细节,不过这个生意只做了1年多,后面网赚的广告主停了

  • 第七阶段:互联网行业
    时间:29岁左右
    年收入1000万+ (具体数字不透露了)
    人数: 团队36人
    初始投入:7-10万左右

  • 第八阶段:股市投资 
    时间: 31岁 
    年收入:1000万 
    人数: 1人
    初始投入:900万

  • 第九阶段 三元融合 (实业-房产-证券)
    时间:31-35岁
    年收入:4000万

  • 第十阶段 人生理想
    时间:35 -永远
    年收入:不重要了

这九个阶段不是严格按时间顺序来列的,其中第六阶段不能算‘阶段’,但为了满足题主的问题,暂且把它列为一个阶段。

你可以发现,在第三,第五,第六,第八阶段都是只通过个人的努力完成的百万收入,第三阶段是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收入过百万,我印象很深刻,当时在第三阶段之前我很困惑,为什么做了各种小生意都无法突破100万收入,同样的困惑还出现在第四阶段末期,生意长期停留在数百万,完全看不到突破1000万利润的可能性。但最终这两次困惑都解开了,我总结为‘积累’,在你完成一个重要的Milestone之前,充分的生意积累是很重要的,当你做到一个极致点的时候,你会‘顿悟’一下,就这么‘破冰’了。

赚钱并不困难,前提是你要找到对的门路和对赚钱的理解。赚100万有赚100万的门道,赚1000万有1000万的门道,赚1亿有赚1亿的门道;不同的门道需要不同的钥匙,找到钥匙(思维)是达到目标的敲门砖。(但这个最难培养,个性,性格,视野)

而且我可以告诉你,赚100万和赚1000万要的对本金的要求可以做到几乎没有区别(股票投资除外),美国有一个站长,做了一个网站叫plenty of fish,一个人从2003年运营到2007年,每年从Google Adsens广告上拿到1000万加币,约合人民币5000多万的收入,而且这厮每天只工作两个多小时,(和我阶段6的性质差不多,人家规模化了)可见赚钱多少和投入资金,员工数量,甚至时间可以没有直接关系,而对‘商业模式’和‘时机’有着极高的要求,我个人的经历也是同样如此,你可以看到我九个阶段的初始投资都没有超过10万,当然初始投资不代表累计投资,比如说我目前的生意,光员工工资和其他开销一月就大几十万,是初始投入的几倍,更不用说其他费用了。这里说的初始投资是指当初我投入了多少钱让这个生意运转起来,这里面所有的生意后续的投资都是通过初始投资盈利回来的。所以我觉得我有足够的经验和资格告诉你如何赚100万。

赚100万的门道我可以告诉你,你要想赚到100万,就必须找到市场的一个‘需求’,请默念这句话100遍。什么是需求?需求不是你凭大脑想出来的,是一个真正的市场需求,我看现在很多创业者的项目就是扯蛋,根本没有找到市场的真正需求!找到需求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你需要做一个满足市场需求的‘与众不同’的产品,也就是说你要在’差异化‘上做文章!你要真理解我说的这两点和执行下去,我不相信你赚不到100万,赚100万太容易了。

当然这是赚100万的功夫,赚1000万的功夫就又不一样了。最后任何一个项目别人能做成功,即便告诉你,不代表你可以复制。我觉得这最重要的还是思维,你必须培养和锻炼你的赚钱思维。有了这个思维,项目只是随之而来的产物。


补充1 :什么是真正的市场需求

前面写到赚100万很容易,只要“抓住市场需求”和“做出一个差异化产品”就可以,很多人没听懂,评论里有人问快餐外卖不就是一个市场需求吗?如何做出差异化产品呢。

我来给大家仔细说说什么是赚100万的‘市场需求’ ,提到快餐的朋友说的是一个‘显性市场需求’,什么叫显性市场需求?我每天要吃饭吧,所以开个饭店满足就是显性市场需求;我每天要上网吧,那卖台电脑给我就是显性市场需求,明白了吧?而要赚100万就必须找市场的隐性需求!(想赚100万的,务必默念100遍)这就是我说的赚100万的第一步 ‘找到市场需求’的真正涵义。那什么是隐性的市场需求?我用自身的案例来说吧。

我读大一的时候,在新西兰,那会是2003年,有大量的中国人去国外留学,新西兰、澳洲都是热门的留学圣地,虽然说能出国的人家里条件都不差,但坦白的说当时我算出国里条件比较差的,所以一到国外没两个月就去了一家泰国饭店打黑工了,我一直在找任何可以赚钱的机会,也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当时的我显然不可能从理论的角度说清楚什么是‘显性市场需求’,什么是‘隐性市场需求’。但我凭直觉做了很多‘隐形市场需求’的生意。

我发现很多中国留学生非常的无聊,在新西兰商场8点就关门,周一到周五酒吧都没什么人,8点后街道上车都很少,很多刚去的小留学生大多都窝在家里上上网,可以说是无聊之极,他们也不知道能干些什么。

我发现了大家有’打发时间‘的显性市场需求,但做什么产品可以满足这个需求呢?可以开一个华人聚会的奶茶社(有马来西亚人开的,生意异常火爆,名字叫嬷嬷茶),但是成本过高,对于一个还拿着5刀/小时黑工,连打工都比正常人少一半的刚进入这个社会游戏的级数为0的超级屌丝来说,这些需要‘本金投入’的生意都不靠谱,那怎么办?刚才的么么茶只满足了无聊人士愿意出门找乐子的需求,还有大部分人不愿意出门,赖在家里的宅男宅女,我要给他们提供娱乐项目。

我发现当时新西兰的网络条件非常差,还是使用256M ADSL拨号,每月流量限制5-10G,你没看错,当时上网是有流量限制的,而大部分华人都是4、5个人合租一个房子,分摊到每个人头上,一个月上网流量只有2.5G不到,还不如今天我4G手机一个月套餐多呢。这种情况下,所有人只能上上网页,看看新闻,聊聊QQ,但却没法看视频娱乐,我说的视频是诸如TVB、国产连续剧、动画片之类的。

那么我只要能提供这些影视剧给他们看不就可以从中获利了吗?好,写到这已经完成了对‘市场隐性需求’的挖掘!虽然当初的我并不知道这个词汇,也没有理论支持自己的商业行为, 但直觉告诉我这个可以做,而且市场上没人在做。

找到了真正的市场需求之后,请跟我默念赚到100万的第二步,做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产品!当时我只做了三件事,用图文吧!

第一步 在我老家南京的西祠社区发了个帖子征集碟片,当时新西兰仅有的租赁VCD的都是80年代移民过来的老广州,他们片源很少,且多为粤语,加上价格也贵。所以我计划用录制的CD盘取代。这样在运输上我只需要邮寄移动硬盘即可,不需要运输大量的VCD。等移动硬盘到了新西兰,再刻录到碟片上

第二步,我花了一个多月自学dreamwaver 做了一个网站,没错!在2003年哥们我就用起了电子商务!我给他起名‘非常碟屋’,网址.nzvery.com 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新潮的,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方便,你可以上我的网站就可以看到我有的所有碟片目录和价格,而那些广东老移民还在通过电话咨询有什么碟片来做生意,今天看似简单的事情,在当时却大大方便了用户。你一定要用2003年人类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

瞎折腾的一个logo,现在看有点丑,哈哈。

网站早已经荒废了,域名好像也被个搞服装的买走了,还好可以通过网站时光机器 De Nieuwe Realist – 查到当初的样子,其实网站2003年10月就上线了。你可以看到那会我的导航还是用图片做的,没时间细学CSS样式了,第一时间上线要紧,要不今天就可以看到导航里内容了。

第三步就是定价,作为世界级的奸商,我肯定要想着办法多盈利,所以我想出了定价单张光盘的价格,如上图网站上所示,连续剧是3新币/张,1张只放4集,也就是说一套40集的连续剧,要10张碟子,合计30新币,约等于人民币150元。一般客户一次下单都是几部连续剧和几部电影, 电影这种就更暴力了,自己想想为什么吧。

结果不用说了,我的碟屋在基督城当时就串红了,留学的孩子都有钱,很多人都是几百几百在我这里消费,我服务还好,都开车送货上门,每天晚上7点,10点,有时候12点都要出去送货,一条路线送N家(之前有送PIZZA的底子,所以是认路高手)和我合住的朋友都兼职天天帮我刻录碟片,就这样,我这个碟物生意红火了一年多。每天收入几百刀,生意特别旺的时候单日1000刀。

当然这个生意并没有给我赚到第一个100万,我举这个列子是为了说明‘市场需求’这个概念。今天回头看卖碟片这种二道贩子的生意的确是拿不上台面,甚至违背了知识版权,但对当时20岁不到的小毛孩子来说,在异国他乡多赚点钱为家里减轻负担是我唯一考虑的。

一年后,我意识到这个生意很快要走下坡路了,正好有人要买我碟屋(好歹也算个品牌当时)于是把碟屋卖给了别人,果然后来很多人发现我这个生意赚钱,在年底回国的时候都筹划着做同样的生意,第二年,竞争对手就多了很多家,他们为了获取生意,价格从2刀/张降到1刀/张,到最后的10刀随便拷。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一个即便赚钱的生意,如果没有足够的壁垒和竞争门槛的话,利润是不可持续的。


补充2 – 如何在生活中发现机会

上面一个碟屋的案例说的是如何找到市场的隐性需求,下面接着说一个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商业机会,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接触的都是不同的环境、行业、人群,这里面都孕育着机会,你只需要带着一个奸商的心去挖掘就可以了,没有奸商的心怎么办?慢慢培养!

我记得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集邮,那会父母一周给我10元零用钱,一开始都用来买相声磁带听了,后来偶然的机会去了当时南京大方巷的邮票市场,就开始集邮,一开始不懂,买的都是寄信邮票,后来发现里面的门道,开始研究什么邮票容易升值,原来发行量越小,越有题材,市场存量又不多(很多都寄信用掉了)的邮票升幅最快!(和现在股市里散户喜欢炒作市值较小的题材股一个道理)发现门道后,我凑了自己的零用钱,压岁钱,还有和父母沟通打扫卫生可以多点零花钱等各种方法,赚取了‘本金’几百块。于是我就用这几百元本金在邮票市场里买进,卖出。我四年级的第一台‘GAME BOY’游戏机,大概400元左右。就是我卖了一套徐悲鸿的《奔马》邮票赚来的。那会我母亲在一个百货商店当营业员,我就喜欢在家意淫如果我是百货商店老板,我怎么重新布置商城里的柜台,我还煞有其事的拿出纸和笔在乱画。。。。当然那会想法一定很幼稚,但时刻准备着做老板这点很重要嘛!

呀的,扯远了。。。我是想表达培养在生活中发现机会的习惯的重要性!

那在我刚去新西兰还在第一阶段打黑工的时候发现了另外一个机会,那会我工作的饭店在10点关门,而回家的班车也是10点最后一班,平时一直蹭一起打工的朋友的车,但是他也只能送我到离我家有1KM多的地方,我还得步行回去。那怎么办呢?必须买一辆车呀。新西兰的汽车非常便宜,主要原因是二手车市场很活跃。当时打黑工辛苦赚了千把块钱,能省一块是一块,于是找车的时候尤其小心,基督城有一份报纸叫Buy Sell and Exchange,上面都是租房卖车的信息,我翻遍了上面所有的卖车信息,约见几乎可以约见的所有在1000新币左右的车(约人民币5000元)我发现一个现象,同样车况的车价格有比较大的差异,就拿我买的第一辆车20万公里的85年Toyota Corolla来说,差不多公里数,年份的这款车有人卖800,有人卖12000,还有人卖1800….. 为了发现这里面的门道,我仔细对比了这些车,发现除了1800的里外干净点之外,其他没什么地方比要价1000的好呀。那也就是说把车打扫干净,就值800刀!这生意可以干!

说干就干,我买来的第一辆车还没开几天,我就把卖车信息放在了学校图书馆里的信息栏,标价2200可小刀,后来这车我赚了1500刀,原因很狗血,在试车的时候一个80岁的老太把我车门撞坏了,她担心走保险以后保险公司不给她保了,就私下赔了我1000刀,那个试车的人怕麻烦也给了我200刀,然后我这被撞坏一点门的车又1300左右卖给另外一个台湾人,一来一回就1500,如果没撞车,这车1800肯定能卖掉。总之这次交易给了我足够的信心。于是我的疯狂买车、卖车之路就这么开始了,上面的做碟屋的生意也是在卖车过程中才发现华人都很无聊这个隐性需求。

就用这个简单的方法买卖了一段时间车之后,我又升级了‘玩法’,我发现年轻点的老外和华人都喜欢bling bling的车,于是我自己DIY开始给车做一些简单的处理,我去买一些二手的车载VCD,自己学着安装,后来我发现很多那些稍微有钱点的玩车人都喜欢给车室内安装真皮包裹,但是那些没钱又想玩的怎么弄呢?没关系,哥哥我发现可以用喷漆来取代车内真皮包裹,一瓶漆的价格在8刀左右,买个10几瓶,再买2瓶保护漆就可以完成室内局部喷漆。

下图是我低价购入的一台很脏很乱的89年Honda CRX, 我在家里车库门口花了一天的时间完成了喷漆,蓝白相间,今天看我都觉得酷毙了。这辆车价格直接涨了50%,广告一放就卖掉了,其实卖便宜了。

有了各种玩法之后,也通过买卖1000-3000元价位的车赚到了钱之后,我开始Move on to ‘高端市场’,在新西兰2-3万刀的车就高端市场了,基本可以买到很多非常棒的日本跑车,而日本跑车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车型。后来我买的车还有上过杂志的, 下图几个车分别为Subaru Wrx Sti V7, Toyota Siliver S15 Spec R, Toyota Siliver S13, Toyota MRS, Nissan Skyline GTT….

上NZ performance car (NZPC) 当地汽车杂志的车:

就这样我从一个在饭店做服务生黑工的,开着20万公里85年老车的屌丝,一转身到在华人圈子里做着生意,开着跑车,载着美女,当然如果当时第一次和我认识一定会和今天知乎上个别一看你混得比它好就是富二代,小开的人已经拉开了差距,但差距还不明显,直到我误打误撞进入电子商务之后才是真正质的差距。

我的卖车记录是全胜,经手的车超过百辆,最疯狂的时候家门口,大学停车场里都有我的库存,同样是卖车,我为什么卖的比别人好?甚至比那些华人车行都要好的多。我的方法很简单:

  • 带着现金和过户表去交易,带着这两样东西去议价,车主信你,有很多二货去看车不停的压价,车主答应又要再考虑,我带现金去表示诚意,压价成功率极高。
  • 尽量买要回国、出国、离婚、缺钱、赌博等类型人的车,他们不在乎价格,要的就是快速套现
  • 车买来后快速do up升级,改造,超额利润都从这里来。

今天在国内有两类人其实用着同样的方法赚到了大钱。一类是深圳的一批楼市投资者,他们的买入,卖出策略可以说和我买卖车完全一样,买入凤姐楼盘,三房改造成五房,装修升级变冰冰,然后卖出。(这是赚取超额利润的方法),他们同样会找那些信息不对称的卖房者买房,比如法院拍卖,离婚房产,年底生意缺资金要卖房救公司的(这就是低于价值买入,高于价值卖出)这两块利润加一起是很可观的。我知道有不少个人投资者在深圳一年通过这个方法收入也在千万以上,这都很正常,千万别认为这个离我们很远,这都是身边的事,这些人也都是普通人,他们只不过比一般人更细心,更勤奋而已,千万别急着否定一切超过你认知范围的东西,因为一旦你否定了,你就把一个机会关上了大门。

另外一批人就是资本市场的价值投资者,我自己十几年前已经用到了价值投资的本质,却在投资上亏过大钱,直到这几年才对这些话有了新的认知 (投资方面以后有时间详细写吧)

碟屋和卖车这两个生意帮助我完成了最基本的原始积累,为下一阶段打牢了经济基础,而更重要的可能是建立了足够的信心。

补充3:发掘隐性商机

找‘市场隐形’需求这个事情相信大部分人都差不多理解,或者有感觉了。感觉很重要,因为上面所有的理论都是站在今天的理解去解释当初的行为,说白了,当初屁都不懂,靠的就是感觉直觉,初生牛犊不怕虎,就一个字‘干’。所以很多时候聪明的人不适合创业,想的太明白,看的太清楚,还没开始就遇见到后来可能出现的困难,比如说聪明人A可能还没开始就知道买卖二手车这个生意有一定风险,一不小心容易买到有问题的车,或者压在手上无法出手,汽车是贬值产品,库存影响等,说不准还要拿出MBA那套理论来做各种分析,总而言之结果就是这个生意不值得做。也许他的分析都是对的,但问题在于如果你不去做,你就发现不了市场的‘隐形机会’,尼玛,华帅,我刚消化完隐性需求,怎么又来一个‘隐形机会’,别急。。。这也很重要,很多商人都知道(感觉上),但都不知道怎么表达,聪明的MBA同学分析得了当前市场,却永远不可能分析出‘隐形机会’ 对了,那聪明人适合干什么?不能让我们这些有眼光的聪明人混得还不如你这个笨蛋吧,哈,大部分聪明人适合在企业度过创业初期后的阶段,自己体会下。

好,终于开始讲第三阶段的故事了,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100万来源(按照10年前的物价水平,其实可以理解为今天的500万)既然要讲,我就讲的透彻点,还原下当初的场景,而不是只讲赚了多少多少。

每周我都会翻翻报纸看看卖车信息,也会上上网找找车源,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网上有一辆2000年左右的S15 SPEC R的黄色跑车(上图第一排最右那辆)居然售价只要2万刀(市场价为2.7左右),这是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我大脑里小雷达开始狂叫,这很有可能符合我的收车原则中的 ‘离婚、赌博、回国、缺钱’中的一条,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开出这种价格,甚至在我看来即便真的急用钱2.3万也能顺利出手,为什么卖2万?这没什么可以犹豫的,我电话过去确认了信息的真实性立刻买了机票飞往丹尼丁(和我不在一个城市,在新西兰最南端一个很小的城市)

到了丹尼丁我检查了车发现没什么问题,就很好奇他为什么这么便宜卖车,他告诉我他下周就要回香港,所以要立刻出手。我说你可以提早卖啊就不用这么急亏这么多卖了,他说他要用车所以走前才卖。(那会我是无法理解他的行为的,因为对于屌丝的我来说怎么懂土豪的世界呢,人家其实就是不缺钱,用到要离开新西兰前三天才卖车,换我最少提前3周开始卖车了,所以我前面说过一句话 “千万别急着否定超出你认知的事情,一旦否定了,你就关上了一个机会” 这香港仔告诉我联系他的人也并不多,很明显那些觉得价格便宜的人一定认为这车有猫腻,哈哈,其实有些机会就是这么难以置信,你可千万千万别认为赚钱机会一定是不可告人的,难以寻找的,说到这又让我想起去年11月初我买入大量的5PE不到的国内银行股,和这车性质一样,便宜到你不敢相信,恩,这里面一定有猫腻,对,一定有,要不不会5PE卖我的,我还是去买200PE的创业板吧,那贵有贵的道理,哈哈,这就是中国股民的现状,哎呀,又扯远了。

超出认知的事情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发生,向上和向下都有,向上来说,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看过有一些特高档的地方/产品,自己消费不起的那种,心想这么高档肯定没人去,结果人家一开N年还生意越来越好;又或是一些很廉价的产品/地方,廉价到连屌丝都看不上的地方,你去了一次发誓打死都不会去的那种,但人家生意依旧很好。明朝有个皇帝得知老百姓穷的都没饭吃,问大臣,他们怎么不吃肉呢?洞悉了每个阶层的真实情况和内因之后,就更容易发现商业机会,一直活在自己那一层的人机会自然相对就少些。

好,那这香港人卖你个破车和你赚100万有什么关系,难道你102万把这车卖掉了?这车我开回基督城后没几周就以2.6万的价格卖给了个上海人,我说过这车值2.7左右,这是看的见的利润。那么这个香港仔给我的最大启示并不是赚得这6000刀,而是电子商务这个机会。

我尼玛,码了这么多字还没开始。。。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不是交代背景吗,嫌字多的评论告诉我,下次我争取一段解决。

香港仔和电子商务到底又有什么关系呢?他能这么便宜卖我车,他不在乎钱的原因是什么?是脑残?是富二代?是做生意不在乎?当时我也是有很多不解,但我闲的蛋疼,也想尽可能搞清楚原因(哥哥人肉能力可能是当时积累的,日后我有一次给小屁货代做了份假B/L骗了我一票运费,虽然金额不大,但是我通过一条线索把他所有信息包括住址公司全挖出来了,吓的他立刻辞职,跑到外地避风了,后来找人找到他老家,他老母死活不信儿子会做这事,看在他老母的份上,放了他一马,又扯远了)

所以又去了那个网站仔细看了下他发的广告和其他的Listing,这一看不得了,原来这小子是个大卖家,我看他的Trademe账户上有几千个评价 (Trademe类似Ebay、Taobao平台,在新西兰没人用Ebay,Trademe占新西兰全国网站总流量的70%)当然,当年的Trademe还没有这么牛逼,华人里估计也就不到20%人会知道这个交易网站,而我原本也只是用这个网站来找找二手车信息,从没想过还可以在这上面卖东西。我扫了一圈他卖的产品,全是记忆卡,我也不知道这些牌子记忆卡值多少钱,于是去易趣(当年淘宝还不行,基本都上易趣)找找同类产品,一看居然有好几倍的差额,粗算下他大几千的好评岂不是盈利很高,难怪这么不在乎车那点差价呢,好了,逻辑关系终于理顺了,可以安心睡着觉了,我知道我很快也要赚大钱了,睡的很香。

第二天我就开始在易趣、淘宝上找产品,这个也不错,那个也不错,七七八八一口气买了5000多块的产品,而进来的这一大堆产品里多数都没有市场需求,老外根本不买账,什么看起来卡哇伊的手表,各种日韩创意产品,统统没戏,但是有两个产品脱颖而出,Pedometer计步器 和 MP3,我128M的MP3拍到了150刀,扣去成本这一个MP3就赚了800元人民币,而计步器7元人民币的成本卖到了160人民币左右,一个赚153快。。。。我估计所有做淘宝的人看到这个利润都可以吐血了。

后面怎么发展不用我废话了吧,大量的进货,而且我用了当时很少用的1元钱起拍模式,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出价1元,其他没人出价的话,你就可以1元拿走,这样做的好处是所有人都期望能乘别人没关注时候下手买到便宜货,而实际上在早期根本没人可以买到便宜货,所以成交价都不相同,同样的产品可能100卖掉,可能130,150,甚至200都有可能,但无论如何大部分产品都有5倍以上的利润。 而1元起拍最大的好处是我可以控制周转率,我可以一天卖20台MP3,也可以一天卖50台,这完全取决于我发多少个产品上线。当然这个数字不可以无限扩大,因为市场需求和供应必须保持一个比例。而放一口价的卖家是控制不了他一天卖多少的。

8个月时间,扣去各种成本,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100万!

最早一个账户的Power Seller证书。

这就是我说的再厉害的MBA也无法计算出隐形机会,隐形机会是靠做出来的,我一直相信老天会眷顾那些非常用功的人,大多数时候我们没遇到机会是因为我们还不够用功。今天的我比起当年已经很懒了,还有时间在这里吹水,我都佩服当初自己的勤奋,比我写的要辛苦很多。

斜体治颈椎:

我们在创业的初期往往是因为有个好的想法,或者发现了一个好的市场机会,我称它为A,当我们做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发现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新的商业机会出现,他会优化你最初的构想,演变成了B, 再当我们继续努力的做下去的时候,我们服务了一定的客户,积累了不少的人脉,我们的生意模式会演变成C,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已经赚了不少钱,但未必能让我们大富大贵,随着继续努力做下去,我们会成了行业的佼佼者,并且做强大了一件事情,这时我们会突然发现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D, 而让企业做到强大的都是这个D! 此刻你再回头看一下,你最初的商业模式A和现在的D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你不经过A,B,C就不可能有D,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浮躁的创业者看到别人成功后也直接想做D,结果必然都是失败告终。

任何的商学院分析都不可能从A分析到D,这也是创业的魅力所在。

好了,也算把如何一步步完成100万的过程全部写出来了,顺便强调下千万别被‘电子商务’这个概念迷惑了,电子商务的核心还是在‘商务’上,电子只是手段。很多人搞不清就去做电商能不死吗,作死啊!

补充4 竞争中如何生存和保持利润  2015.12.30日更新

之前预告写完这个标题我就后悔了,这是一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话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最理想的商业环境是无竞争的!注意:我说的是最理想的!那么我们任何的初创公司都应该像‘无竞争’这一条去靠拢!能力强的就能找到‘无竞争’的生意,能力弱点的找到‘次级竞争’的生意,二胡篓子(好像是南京话)只能去做‘高强度竞争’的生意。

有人要说了,华哥,这世上哪有无竞争的生意,你看看路边的饭店,澡堂,商场,线上的淘宝,微商,到处都有竞争,反正我是没有找到无竞争的生意。你当然找不到啦,因为你没有‘第三只眼’-发掘机会的那只眼!

先举个我邻居的例子,他每天工作几个小时而已,一个月收入5-10万, 个别又屌丝又不好学的笔神要说了我自己苦逼苦逼起早贪黑一个月只有几千元,什么人一个月轻松收入5万多!一定是假的!

好,不调戏喷子了,我这个邻居做的事情只要有手有脚都能做到,唯一的难点在于思维上要做一次信息整合。他所做的行业和餐饮相关,听到这你一定会说餐饮满大街都有啊,怎么可能做到‘无竞争’呢!!绝对不可能!华哥又在忽悠我们了。你看,谁让你们爸爸不是托塔李天王呢!少生个眼睛给你。

虽然我这邻居做的是餐饮行业,但他把餐饮所需要的‘硬投入’ 房租,人员,食材全部去掉了!!!也就是说他做了一个轻资产的生意,牛逼不牛逼,听我这么描述你一定以为这是一个超级创新的模式,这尼玛轻资产一定是互联网公司,一定高尚的一米多高(南京话)!!

哎呀,写着写着我发现我这叙事能力真强!可能是俺最近写书练的,挖哈哈,广告时间!

那他到底做什么的呢?

代购!

餐饮代购!

早餐代购!

高端小区餐饮代购!

我呸!这什么破生意,我还以为多高大上呢!哈哈,我从没说过赚钱的生意一定要高大上呀!聪明的人看完我上面四行字应该已经能推测出个大概。为了避免解读错误,我还是还原故事经过吧!

我这邻居住在南京河西某高端楼盘,好吧,最高端的那个,谁叫是我邻居呢!他发现一个问题,这鸟楼盘虽然说是最高端的,但是周边居然连个吃早餐的地方都没!!!其实不止这个楼盘,在整个河西片区都是没有什么像样的卖早餐的,这听起来很矛盾,因为这个片区的房价已经在4万了!

南京最丰富的早餐应该在主城区,也是南京的老城区,各种传统老字号美味都在那,与河西无缘!河西这个片区很多业主都很怀恋城里的老字号,可能个把个月,甚至1、2年才会去吃一次!也绝无可能早上开车40分钟去买早餐。

所以我这邻居发现了这里面的商机,他干了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就是每天一大早去市区买早点!!!从最早的家里老人一起上,到后来面包车去采购,发展迅猛,买来的早点就在小区门口统一派发,订单都是微信群里下单,每个早点上加点钱,绝对的刚需!!业主多花几块钱可以吃到新街口的芳婆等老字号,何乐不为呢!

就这样,业务还发展到代购其他食品,比如什么要排队1个多小时的毛栗子!哪吒邻居也抓住了这个生意的核心点,就是:

代购要排队购买的食品!!!!

只有排队购买的食品才有溢价!在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人,都有过看着当地某品牌排一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才能买到的吃的,你是不是也想过,谁要带我排队买到,我愿意出双倍的钱!!

哈哈,我的邻居就做了那个愿意开车40分钟到市区,排队N分钟买到早餐,再开车40分钟送回来给你吃的那个人!

说到这里,让我们再回头看看这个人做的这个生意,简单!非常简单!没有谁学不会,没有谁不会做,在很久很久的时间里他的这个生意都是毫无竞争的!我也很诧异怎么那么多懒人,都知道他能赚5万一个月,却都不愿意去做,哈哈哈,人那,宁可看我写的文章,也不愿意去干点实事。

为什么没有竞争?因为这个生意是区域化的,其实很多生意的早期都是‘无竞争’的状态,我做过很多无竞争的生意,当然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同程度的模仿者都会进入,而这个早餐代购通过微信群建立了邻居之间的深关系,从而还增加了竞争壁垒!加上小区太他妈的多了!!如果想竞争的人也一定会从一个处女地小区开始仿效,而不会傻乎乎的去一个成熟的代购小区竞争,这不是傻到家了吗!所以我说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个生意都会在高利润,无竞争的环境下运作。

补充5 我的三元法则 2016-10.19日 更新 

在过去12个月,尤其是2015年下半年,我的投资主要去了房地产,战绩如下图,累计购买1050平优质南京住宅物业,获利2000万左右,如果加之上一轮购置的物业就…..额 还是不说了吧,总之一年都很忙,85%的时间放在公司上,10%的时间放在房产上,5%时间用来娱乐了,因此知乎的作业也就一拖再拖。(PS:我不是炒房的,我的理念一向是长期持有,拉低收益率,目标收益率年化15%)

今天就聊聊赚到100万以后必须要做的一个布局,三元策略,我的独家法则。(还没赚到100万的返回前四篇好好读,仔细读读,天天读,然后记得要行动)

不废话,切入正题,这篇无比的重要,几乎是我十几年的一个总结和缩影,所以多读几遍,他们可以影响你财富增长的速度。先让我们来熟悉破阶、三元策略三元破阶这几个新词(哈,我就是喜欢造词,去年造的隐形需求/显性需求用起来没?)

“破阶”是一种顿悟,一种能力的全面提升,郭靖武功进步如此之神速正是因为有贵人助他破阶。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无法破阶,几十年如一日的停留在一个阶。在任何领域都存在破阶,你可以理解为爬楼,一共9层,1-3为低阶,4-6为中阶,7-9为高阶。

三元策略是我的核心思想,是我经验的浓缩,今天任何对他不重视的人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三元指的是现金流,低风险投资,和房产投资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注意:不要和投资渠道产生感情,是有机结合,不是永久结合)

  • 现金流:通过实业,薪资,租金等获得的长期稳定的收入;
  • 低风险套利:将现金流进行低风险的证券,债券套利;
  • 房产投资:现金需要一个储存载体,房产投资将收益成倍放大。

我创业十余年,投资房产十年,经历了两轮牛熊,财富增值最快最稳的时期就是靠这三元相辅相成来扩大现金流的。而这三元就是我们的血液,现金流只允许投入到低风险证券,债券组合,而在房产机会到来时,我们要将至少一半以上的资金投入房产,第三元的房产是资产放大器,也是资产储存器,两个亿以下资产的人必用环节。

理解了破阶和三元策略后,三元破阶就更好理解了,在三元中的每一个领域都存在这三级九层,我们中的多数人几十年来都在现金流这个领域里苦苦前行,你运营公司,职场上班都属于为现金流而奔波,这当然无可厚非,然而在现金流这个领域要想走向高阶实现财务自由(7-9层)则难度巨大,多数人都困在1-5层。

那么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三元破阶,在独立的一元中达到高阶很困难,但是在三元三个领域达到中阶并没有那么困难,哪怕两个中阶,一个低阶也有很大机会实现财务自由。

如下图所示,在三个领域达到中阶的人(红色区),其财富能力远超大多数普通人(蓝色区)

错三元是灾难,这三个领域中任何一个都有无数的人在拼命竞争,打的你死我活,可能一辈子都拼不到高阶!而智者则整合三者,错位破阶,如果三项都能做到三元的中阶则完全财务自由,高阶更不可想象。坦白说,我经历过几次错三元,2006大概23岁的我赚到第一桶金之后回国买房,就买了当时单价1万的南京市中心写字楼三套,纯粹踩到屎了,当时对房产了解甚少,只知道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而忽视了商业住宅在中国的产权只有50年,过户税高达差额的4成,以及供应巨大等暗坑,这房子目前的价格还不到18000,十年了!这就是典型的错三元。 

第二次错三元经验是07年股市,在尝到甜头后加大了投入,那会24岁对股市对国情理解很浅,更别说估值,仓位等复杂的逻辑,导致亏损数百万,惨淡收场,这堪称我遇到的第二次错三元。

这一次次低级的错误说明两个道理 1)当时财力和投资能力不匹,无法驾驭 2)最后都是我做生意挽救回来,所以我过去十年跌到过三次,三次都是生意救了我。这也是为什么我如此注重低风险投资,可以不赚钱,不可以亏钱,十几年股市、楼市、生意的理念总结出今天的三元策略。

所以这四年多的观察,但凡智力正常,有一定执行力的人在生意上破阶到中级绝非难事;而大多数人在另外二元中的知识几乎为零使用一元获取财富好比是坐大巴赶路,使用三元则是坐飞机赶路,完全不在一个跑道上竞争。

我整理一个大家可能会问的常见问题,如果评论区有好问题,我会增加。

FAQ 三元策略

1)我不懂炒股,完成不了三元怎么办?

老华答:不是一定要完成三元,实际上两元都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真的把两元做精是相当恐怖的,而实际上如果能把一元做到顶级都是威力无比的,比如实业做到上亿利润,比如炒房有几十套等,三元只是一种分仓处理,是对冲我们智力/能力/运气无法做到一元的顶级,而通过综合其他手段来超越。比如说,你实业利润一年1000万,如何能做到低风险投资15%,加上房地产上涨通道,你差不多可以赶上或接近一元的顶级。

2)你建议年轻人炒股吗?

我不太建议,因为我自己也是受害者,我这是上了贼船下不来了,而且发现没有,股票在我的三元里是做低风险投资用的,我追求的利润也是比较低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仓位控制导致即便有一只翻倍股也无法把整个资产包翻倍,我现在更多的是参与一些低价定增,大股东增持亏损4成以上等安全边际较高的投资。

3)现在房子还能买吗?

我在去年8月就开始在朋友圈呼吁买房,虽然我有几个微信,好友数万,但知乎大部分人应该不在我微信,我都已经获利颇丰,你觉得短期还有多少空间?实际上我随后还会更新一篇未来三年投资什么的文章,都点赞过60K吧

4)三元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实业,实业是根本,实业是源泉,实业是弹药,投资是加速器,投资是放大器,投资是储存器,没有实业,储存个屁呀。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可以捕捉到各种各样美妙的机会。如果没有实业,我2007年就挂了,实业是给我们错误买单,直到有一天我们成长了,学会了,实业就是给我们提供杀敌的弹药。


补充6:2018年4.6日清明在家更

回头看这个帖子已经3年了!评论中我看到了很多人从中获得的价值,那么这个帖子没白写,3年多了,每个人都在成长,今天回头看以前写过的东西,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缺少了点灵魂,这点灵魂也是我苦苦追寻了十几年的东西,也是困住我不断往上升级的障碍,我说过赚100万和1000万用的成本其实差距并不大,实际需要的能力上差异也不算大,但是千万和亿之间就有很大的差异,1亿和10亿又有巨大的差异,这也是这几年我尝试突破的界限。我会在未来的更新中慢慢分解,如果有这种大格局大思维加持,创业之路会更加顺利。

如果以财务自由作为创业目标,那么99%的创者最终会失败,翻看国家统计局数据,似乎不到2%的企业能活过10年,为什么都死了?为什么?

最终的成功需要两个层面的技能,第一样我在几年前就写过了,机会挖掘,隐形机会分析,产品分析,差异化定位,这些东西掌握后就如同闯荡江湖的武林高手,招数亮瞎你双眼,多数人会认为此乃神人也!一般人可以做到这个层面,公司至少可保3-5年生存(视竞争程度和行业情况)累计收入可在千万至小数千万级别。这可能已经是大多数人追求的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仔细翻看上面所有内容,找到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挖掘垂直市场总的需求,成功概率不会低。

然而今天我要和你讲的是另外一个维度,这个维度可以让你突破企业只活5年这个瓶颈,可以让你打开小生意和大事业的核心区别,我觉得99.99%的创业者不具备这个能力,很可惜。我们中国能讲清楚这个的人不多,能讲清楚的人又没什么时间。真说清楚了,能坚定不移的做到的人也不超过1%,噗,难怪怎么算99%的企业做不过10年呢。。 无解啊原来

以前我写到创业者往往是发现一个市场疼点或者客户需求做出了A,然后随着市场变化不断演变到B、C、D。这是我们创业初次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如果认知不升级,这也会成为阻碍我们做大的原因。大家回想下自己做生意的过程,是不是发现了些什么机会,比如价格差异,广州卖某产品10元,运到上海卖30元,比如信息差异,某个企业需要某项服务,他们不知道如何完成,你懂,你满足了他们需求;比如塑造价值,你进了些原材料,二次加工后变成了新的产品;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大部分创业者会围绕这个商业机会去开展商业行为,然后呢?没有然后了。他们绝大多数人将会停留在这个阶段,无非是多开几个店,做更多的产品,直到被另外一个竞争者用一个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服务所替代。这就是今天大部分商业的现状,他们无法突破,也不会突破,他们坐在热锅上被慢慢的煮熟,他们怪经济不好,怪用户不忠诚,他们缺少的是另外一个维度的认知。

开始前,我先讲个故事,孙正义当年投资马云的阿里巴巴相信人人都知道,其中故事也是演绎了很多,孙正义真正看中阿里巴巴的是什么?当时可以和阿里巴巴竞争的B2B也有很多,做的比Alibaba更好,更规范的也有,为什么茫茫人海之中他选择了阿里巴巴?印象中当年的媒体和大部分人理解都是错的,什么厕所6分钟,什么马云说服孙,我觉得统统都错;当年能读懂背后原因的人我相信都是认知维度达到比较高层面的人,如今也绝非池中之物。

那么孙投马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都是有巨大野心和目标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目标,并且无比的坚定这一点,请注意我用的是‘极高’,这区别在哪?比如同样做B2B平台,有人的目标是把B2B平台服务越做越好,用户体验越来越好,盈利曲线越来越好;我相信这些B2B能做到,正如今天的made in china, 环球资源,他们依然是B2B领域不错的玩家,但今天马云在做什么,他们起始目标的远近就决定了孙这笔投资的回报大小,投资其他聪明的企业家,他们也许能带来50倍回报,投资和自己一样野心巨大,战略清晰,目标远大的企业家带来的可能是上万倍的回报。孙正义能投马云,本质上孙也是这类人。所以孙只是发现在中国大地上有一位和他一样的志向远大的男人,不投他还能投谁,不投他还做什么鸟投资。为什么IDG这些有机会投却没投?本质就是当时IDG的老大认知思维还没到这个高度,做习惯几十倍回报的生意,真遇到几千倍回报的时候不相信了,…. 能力,格局啊….

在美国还有一位理想大到无边际,只比马云高,不比马云底的,这位就是贝索斯!不展开说了,说到这里懂得自然应该懂了。

所有制约我们创业从1到100,到1000的是什么?是我们的发自内心的决心,远见,和想象力,大部分创业者进入了赚钱模式之后,也就进入了舒适区,你所做的是保护你的胜利果实,而不是朝着更远的目标前进,因为你没有更远的目标。一个企业从开始第一天就以10年后,甚至20,30年后愿景开始,相信你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进步,永远保持着竞争力。一个企业以赚100万一年,1000万一年,1亿一年作为创业目标,等你做到的那天就是你衰退开始的DAY.1

创业成功的确不容易,不但要求你理性科学思维的去找切入点(0-1)又要你感性的充满想象力,自带乐观,坚韧,有做大事决心的品质,如果你的公司遇到瓶颈或者乏力,那么这篇文章就是根源所在,找到根源就需要对应解决方案,下一次更新我应该会写。

补充7:给即将创业的你几句话

如今创业要成功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无论你看再多书,听再多牛人分享,即便如李善友这样把创业都拆解成公式,理念,原理(一二性原理),我可以说这些统统还在术的层面,还在看到答案倒退前置条件,或用科学方法解释企业成长的学术派,看完这些你也不可能成功,都挺有道理不是吗,你能做到吗?为什么做不到?

真正的成功的创业者都是站在绝对的制高点去思考,都是站在最终局去思考,都是永远一个远大梦想的人,梦想有大有小,但没有梦想的创业者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只有坚定的梦想才会化解所有的困难,才能让你坚持到最后,才是你最强大的武器,梦想只是源头,这个源头会让你具备创业成功其他必备的条件:团队,资金,管理,产品… 

当然梦想不是白日梦,梦想首先你是真信,其次你能落地做事,说真的,创业者要些天赋,没天赋其实都白搭。

关于投资,创业,生活的总结

Part 1 关于合伙人与股权

1. 在公司成立初期,不急于分配股权。

2.公司成立初期未来发展不明朗,股权不值钱,应先给现金。

3.背后逻辑:如果公司发展良好,你很可能会卖便宜了。

4. 如果公司发展不好,股权还是不值钱倒不如给现金。

老华补充: 做大决策要慢,缓,多思考,一旦想清楚执行要快,狠,准。股权的分配必然是一件大决策,冲动,不理性,江湖义气最终把自己命运交给运气,公司的发展也是分很多阶段,不同阶段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样,早期分配多数人不但不确认对方是否能力足够,更有少者会考虑到未来阶段不合适如何退出,更改,直播中我说到以滑雪要克服重心靠后的本能为例,初创始人也要克服省工资给股权的小农思想(别不承认,多数人早期给股权是为了不能去省本应支付的工资)这就是我引用90年中国平安高管在接触完麦肯锡之后由衷的感慨‘中国的企业家太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

Part 2 关于如何管理一个小公司

1. 目前管理的米课是一个40余人团队的小公司。

2. 一个小企业的灵魂是老板。

3. 企业发展90%的责任在老板身上。

4. 当你对员工不满意时(如员工不知道自己做什么),首先反思自己。

5. 小企业的老板是领头羊,你知道要做什么,然后拆分具体的任务给个人。

公司小的时候,不用谈企业文化,也不用看市面上的管理书籍。

就是靠老板。想要员工做到的,老板先做到。

老华补充:小公司的管理和文化从来不是首要的,商业类的书太多,多数只不过是换着花样收割焦虑的创业者,不懂带人你就累死,让员工给你卖命,这样的书名听起来多么正确,是不是也满足了你内心的懒惰,无知,最优秀的公司创始人一定在一线,一定深入研究自己产品,一定是团队的模范,什么是文化?你的言行举止就是文化,口号喊再多也没有一点卵用。如果你公司一年利润5000万以下,你唯一需要知道的管理就是,你要去哪,你带队去,大家跟着你去。

Part 3 关于投资的逻辑:

投资关键词:终局思维 & 赛道 & 复利

投资的选择:不做高难度游戏——赚Easy Money/躺赚/买印钞机公司。

做企业太难了,企业家都不是人干的。中国的企业很少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所以)就让我们在投资上尽量做到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到30年后。

相信真正的20%价值投资者是可以做到年化15%-20%的收益,基于未来30年持续性复利,这点我从不怀疑。

投资要独立思考,不盲信任何人。参考我的逻辑,但自负盈亏。

之前重仓指数(500ETF、50ETF、券商,排名分先后),目前的持仓不代表不看好指数,指数更适合不花太多时间和心思的人。

聪明人太多,短期他们一定可能会赢。但我们要有大的格局——时间 & 看长远。中国企业家最缺的就是战略眼光,他们看不上一年20%,却不相信50年9100倍,其实这根本就是一回事。

老华补充:投资的最终本质就是时间和复利,这句话很简单,你一定也能看的懂,但是能真正理解的人千分之一吧,能做到的万分之一甚至更低,这是终局思维,看事物最本质。长期复利固然是恐怖和伟大的,20%长达数十年的复利在美国以巴菲特为首的格雷尔姆集团是有一批人做到了(我们先不要讨论美国行,中国不行,更不要无知的说巴菲特做的不是二级市场,以后另篇阐述)而在中国过去30年股市,同样有一批人做到甚至远超过20%的年复利,中国的证券历史还不够长,时间足够的长一定有伟大的投资人诞生,这是自然法则,没什么好质疑的。学习正确的投资理念并不难,真正难的是你的内心,老华你有过亿资金在市场当然可以做价值投资,我只有30万,等我有钱了在做价投。人呐,有些人你永远教不会他,这就是聪明人赚不到大钱的底层逻辑。

Part 4: 三亿叮当哥:

华哥书上的事自己全都做一遍;

当准备进入市场前,两个月内看完几十本价投的书;

由于投资理念的接近,目前股票持仓和几乎相同于老华有一定重叠。

老华补充:2011年我连载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创业故事,有人看了激情澎湃,有人看了大骂能出国还不是家里有钱,有人看了做笔记运用到自己业务,还有人看了依葫芦画瓢把你做过的事都做一遍,聪明的人考虑的是你在国外成功我在国内情况不一样,不可复制,聪明的人考虑的是有钱人哪有时间在网上写这些,假的,聪明的人考虑的是他一定有其他的目的,笨人如叮当在看完我的创业连载后,居然把我所有做过的事都做了一遍,卖油画,做电商,做affiliate,炒股票,按他自己的原话就是按着你做的做就好了,短短几年数亿现金等价物资产。

Part 5: 关于股票

为什么是腾讯?

微信是核心根基,若此根基动摇,持有逻辑即改变(注:即卖出逻辑)。

控制互联网流量渠道,是衍生很多可能性的底层架构。

腾讯是谁牛就投谁——卡位策略。B站、美团、拼多多、Tesla都占股(逻辑:互联网企业的新型商业模式更恐怖的在于他在蚕食所有可能崛起或正在崛起的新互联网商业模式,这是无边际的盈利模式)。

腾讯是产品型企业。按照逻辑、方法论快速做出产品。

市场认为腾讯是游戏企业,风评不好,利空出尽,估值偏低。

腾讯游戏更容易国际化(设计团队都是国际顶尖团队)

现在约37倍PE,(老华买入时是25倍PE)。现在买入是合理价格,但不是最佳击球点,但从未来10、20年后看,又有什么差别呢?

现在处于转型期间,有低估倾向(此处同平安逻辑)

暗夜老师此处建议:

不会仓位管理就最好不要超越能力资金“炒个股”,

不会卖瞎补仓是很多人亏钱的原因。

老华补充:

腾讯是我在去年9月后持续加仓买入,目前仓位达58%,前几篇公号文章有详细阐述,我们买入的时期市场是几乎没人看好的,原因不一一列举,这里阐述直播时我反复提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观点,现代企业和以前最大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学会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前的大企业在时代变迁中没有把握住就很脆弱的被淘汰,诺基亚,王安电脑,柯达,庞然巨物的轰塌,给很多人对巨头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这么大了增长不会太快了,到头了,饱和了,要被颠覆了;我们忽略了现代企业的学习能力和互联网效率下的超高天花板,如果没有巨人们的肩膀,腾讯,阿里,平安,华为这些企业无法用十几二十年走完西方国家四五十年走的路,我们不断学习前辈公司的经验,同样学习他们死亡带来的教训,在加上这些公司所拥有的市场空间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大。

Part 6: 腾讯 VS 阿里

1. 创始人:

马化腾命好,是理性创业者。

马云外星人,很久前就看到终局,理想型创业者。

2. 公司类型:

A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T是一个产品型公司

3. 市场情绪:

民众认可A是个好公司——溢价

民众认为T黑心做游戏——低估

4. T与A之间的竞争:

T投资的唯品会、京东、拼多多不断对A产生骚扰,相信以后也会有新的类似的网购形式构成新的骚扰;

但是A至今还未有一个产品可以对微信构成威胁。A的云没有核心撼动力。Buff

老华补充:

所有关于腾讯业务发生变化的观点网络上这半年已经越来越多,不讨论,从另一个角度去聊。

马云,马化腾都是我喜欢的创业者,马云更有传奇色彩,更有长远的眼光,甚至是中国目唯一的看到这么大终局且把事情做成功的人,这样的人,亿里挑一,崇拜和欣赏不代表我要把钱投给他,我如此理性的人对他都有崇拜偏见,市场同样如此,马化腾奸商,坑害小学生,市场认为的没马云有远见也让马化腾享受不到马云同样的溢价,马云的光环和阿里看似牢不可破的竞争优势一直让阿里享有超出腾讯的估值,然而马化腾其实是坐在一个金矿上,这个金矿有多大?至少一半以上的互联网资产都在里面,一个真正被上天眷顾,拥有巨大资产的人是不想高调的,更不想被人说垄断,同样是理性创业者的王兴在3Q大战时期也大骂还有什么是腾讯不做的吗,这背后是什么?就是我坐拥全网流量的硬气,你先做我不怕,我跟着用我做产品的能力去解析,我的流量就是buff, 红蓝加大小龙一起上,开局还送3000元装备,回忆下强大如支付宝也被微信支付迅速赶超,这不是马化腾比马云牛多少,这就是命,就连QQ这种本以为被淘汰的玩意儿,也起死回生成为95后的宠爱。所以我投资腾讯逻辑说简单也很简单,在估值在去年相比阿里有较大优势,游戏吊打全球,其他几乎所有业务都越来越好,最关键是屁股下面的金山,趁别人不太关注的时候,挖两勺出来就是一个爆款产品,这样的企业长期现金流贴现我不太会算。

我要再次强调,马云是天马行空型选手,大战略大格局,这种选手优势是对了那的确是真大,马化腾是产品理性型选手,而互联网本质就是流量 x 产品 x 资本,这对坐拥全网流量又是产品基因的腾讯来说就是被上天眷顾的公司。从听故事角度我更喜欢马云,那是多有趣,多跌宕起伏,马化腾的故事就一句话‘一个做项目的公司无意中押准了互联网最有价值资产,在无法出手的情况下,一步步发现了其价值,并最终意识到自己原来拥有的是互联网最大金矿,且开始不断挖矿,但要低调,低调,再低调的公司。

Part 7: 关于腾讯的竞争对手:

抖音是运营型企业,腾讯是产品型企业。抖音再厉害也无法取代微信,核心不动摇的情况下,都是骚扰。

字节跳动的流量影响有限。

头条是运营型公司,没有内容(现在广告收入侵占的是百度份额)

B站是中长视频,对标youtube,有创造优势。

优酷,直接上传,没有创造。

总结:互联网中差异化产品才有竞争优势。互联网企业我就看流量控制,流量越大,变现越高。

老华补充:字节跳动对腾讯的影响同样是过去两年腾讯受压的一个因素,市场从早期恐惧(看不懂具体影响)到目前稍有认知(发现对百度的影响更大)这有一个过程,我主要看两点:1 微信金矿有没有被撼动,只要你不用头条系产品当入口通讯工具,我一点不担心,所谓影响时长有一定经济影响,但很小,有头条这样的对手总比有一个做同样体量社交产品的要幸福一万倍,想一想拼多多对淘宝,干不死你,但是让你不得不顾及,从腾讯投资的唯品会,京东到拼多多,骚扰级别是不是在指数增长,放心吧,未来还会有比拼多多更牛的电商出现,而他大概率还是腾讯投资的。2 腾讯为什么做不出抖音这种产品,本质腾讯是产品型公司,抖是一个运营型产品,所以你看腾讯以前做qq音乐,腾讯视频,包括微信,早期也都不是第一个做,甚至是起步很晚,但最终都成了第一,因为这些都是产品型产品,可以通过分析,拆解,借助我buff然后迅速模仿成功,但抖音他更是一个运营型产品,腾讯没有这个基因,所以只能靠投资,收购,其实头条这种公司相信一定也完善了经验库,同样的错误应该不会再犯了,下一个错误一定是一个新黑天鹅,只要不对金库带来致命伤害的我们都不担心。

Part8: 为什么是平安?

创始人马明哲:发掘机会能力、抗挫折能力、宏伟格局。事例:取得一系列的牌照,90年代花巨资请麦肯锡。

赛道足够宽广足够长:保险、科技金融

估值低:现转型期间,正处于估值十年下轨区间

下有底、上无顶。

老华补充:聊到平安,我最想聊的也是管理团队对企业估值长期的价值真是你想象不到的高,毕竟我也很清楚一个比我更好的我可以给我公司带来多么巨大的财富,既然我无法成为更好的我,我的钱就去投那些比更好的我还要好的人,你说投资简单不简单,尽是些躺赢的事儿。

保险是一个很‘危险’的行业,其实多数保险公司情况并不好,好的只是少数的几家,但一旦你成为那少数几家,你就会特别特别好,然而其实现在的平安已经不是单纯的保险公司这么简单,科技金融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高瞻远瞩的措施,我们选择平安基于的大方向是:行业前景依然非常大,管理团队无与伦比,体制架构要要领先,综合金融环环相扣,证券,医疗,银行等都会成为自由渠道,有点像我有了毅冰,料神,汪晟,他们带货卖菜菜课是不是节省了极大渠道费,科技金融大幅提升效率,拉开同行几十个身段,平安在为下一次市场巨变做准备,且准备充分,正如90年代初就敢为人先拿下证券,银行牌照,90年代中第一家引进外资和咨询公司改善股权和治理结构,国内第一家发现寿险无限潜力,(如今占平安近7成业绩)又是第一家转型互联网金融,到如今第一家做科技金融,没有一个接触的leader和团队这一切都不可能,看着其他保险公司还在为业务增长卖着性价比极高但风险更高的保单,那虚无缥缈的增长里隐藏了多少未来掉脑袋的风险,开头我就说过保险不是个简单的行业,90年代日本大批量保险公司倒闭,90年代平安也做过息差亏损的保单,也经历过08年收购外资银行亏损200亿,作为高杠杆的保险行业,黑天鹅的打击也是致命的,但也正是因为历史的经验,巨人们的经验,现代企业的学习能力,黑天鹅还会有,但是我们的保险巨头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

这一路的艰辛,变态的发展速度,背后是马明哲和他管理层的优秀,从起步时到处学习,请起步较早的台湾保险公司来讲课,到如今成为保险行业的黄埔军校,到友邦重金挖人,这更是平安强大的表现,这样的公司有能力持续输入最优秀的人才,他们会成为赢家通吃,发展成可怜的散户无法想象的庞然大物,对了,他们会说 ”我知道好,就是不涨,有什么用,我科技股都翻倍了‘。呵呵,年轻人。

Part 9 为什么是招行?

To B业务不透明,市场会担忧。招行做To C业务

管理优秀,管理人是真正的banker。

疫情对银行影响较大,逐渐把招行调仓至平安。

老华补充:疫情之后将招行仓位降低到6%,将平安增加到38%,几个调仓逻辑:1 疫情对政策,银行的实质影响, 2 招行是银行中首选,在双方都属于类似级别低估状态下,但相对于保险长期发展空间更好看 3 平安的长期ROE水平更高于银行,且平安本身也有平安银行,有重叠。

Part 10 关于仓位/凯利公式

单一持仓背后隐藏巨大风险,研究发现3-5个持仓可平摊风险,但是更多的持仓在不会平摊更多的风险情况下反而降低收益。凯利公式的问题在于主观的overweight。

平安、招商是用来对冲腾讯的风险的。

投资回报正相关于ROE。

老华补充:之前看过具体数据,出处实在想不起来,顺便羡慕下荣姐姐笔记的能力,我全靠记忆,靠不住,科学的数据分析出集中在3-5个股票风险和收益的性价比最高,也就是你过多分散其实并不能分散你的风险,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集中投资都更适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的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以关注太多企业,而把仓位分散在不了解的公司上并没有起到分散仓位的根本目的-分散风险。

Part 11 关于茅台

底子好,但是没有持续性的投入。而互联网企业是要不断投入的,一旦押对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现在这个timing不会介入,若今后遇到不错的估值,会入。

强调:你要明白,如果我以后1500块买茅台,不代表比现在1000块买更贵。

老华补充:机会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我在直播里说了很多,总体来说在去年那个时间点,茅台的估值和市场认可度是非常高的,相比腾讯的机会成本,腾讯优。茅台也同样是命好的企业,有无可复制的资产,业务结构简单,资本投入低,杠杆低,可提价,产品供不应求,账好算,这都是导致他享有不错的估值的核心原因,我们说过投资就找最赚钱的,赚最简单钱,躺赢的,茅台是这样的公司。然而机会成本下,我选择腾讯,同样腾讯产能不像茅台这样受限制,腾讯的利润可以少分红,多投入,而茅台其实没什么可以投入的,我们说过不喜欢像京东方这样要不停投入的企业,他们的命不好,企业就这性质,但我们喜欢腾讯这样他还能持续把钱投入到带给股东更好回报的领域,而除了回报,也加强了腾讯的壁垒,长远看这带来的价值远比茅台要大。友情提示:分红高不代表企业一定好,不分红但能把钱带来更高的回报率从长远看比分给你产生价值要大,我更喜欢后者。

Part 12 关于苏宁云商 & 长城汽车

南京没有互联网基因,从米课招人可见一斑。

不看汽车行业,需要不断投入的重资产行业都不属于我们的Easy Money。这就是机会成本的概念,如果有Easy Money,为什么要去赚Hard Money。

老华补充: 直播中我也向大家坦诚承认我犯过的错误,人嘛,有的时候太想证明自己牛逼,会选择一些难走的路,当时我的认知是不如今天的,苏宁这家公司我在10元写过文章,自己当时也有15%左右仓位,可以翻之前的查看,最高涨到15元,现在低于10元,长城汽车我也写过文章,因为看好WEY车型,买了1%仓位,当然我挑战高难度也是有很多不错的成绩,比如写保利地产后两个月从10元到18,朋友圈写洽洽瓜子创始人回归后也有巨大涨幅,那更不用说茅台这些了,我在直播里详细阐述了当时错误的判断和认知,同样我也提醒大家即便现在也应该带着批判的角度去看我的东西,因为我一直在变化(进化),这是我最核心的能力。

所以如果有人看了我的文章去买卖,无论赚亏你应该理解这都是你个人问题,赚了也不需要感谢我,亏了也请不要责怪我,但我还是要和一些因为我的原因产生了一些亏损的朋友说一句对不起,辜负你了。正如有人茅台赚了十倍后送了我一瓶纪念版的飞天一样,我想我们都是只想对得起自己的感觉,懂得感谢和感激的人罢了。

Part 13 关于民生银行

Review投民生,当时更多的考虑的是“低估值”,忽略了竞争优势带来的巨大差异。银行要看资产质量,而现实中由于灰色操作,很多坏账不透明。民生主要是TO B业务,但是招行主要TO C业务,差别很大。

市场不是一直有效,但是市场很多时候都有效。当一个东西很便宜的时候,一定要反省自己,而不是反省市场。背景:民生H便宜了两年。

老华补充:民生银行也是一笔奇葩的投资,这笔投资我盈利10%,但完全是由于港币的升值,这笔投资代表了我投资的第二个阶段 – 低估值和指数阶段,民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对市场有效性的思考,对金融行业投资到底看什么的思考,甚至对一些人的思考(史玉柱在他的自传里清晰且自豪的写过 我宁可买民生也不会买茅台)这给我们带来对人,对在某一领域有天赋的人同样也应该带着辩证的思想去看他们,再比如马云说过房子未来会比葱贵,我看了看我昨天刚买的三捆葱,默默的叹了口气。

Part 14: 关于美股

如果可以买美股,绝对看好Apple胜过腾讯。

现在不会买Apple,Tesla,估值太高,未来5年的溢价都计入。所以投资回报率不会太高。

投资的可预测性即确定性很重要。Tesla起初确定性并不高,但是我们的原则是持股30年,要pick easy money。

老华补充:美股占我个人盘子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汇兑限制问题,苹果我是在200的时候买的,这半年涨了接近50%,苹果的逻辑也很简单,我不关注最新iPhone卖的怎么样,虽然也很好,我更关注的是iphone所有代数和所有需要iOS系统运载的设备出货量,1万的iPhone的确高不可攀,3000的二手iphone依然是在为生态添砖加瓦,在中国,腾讯做了微信这流量金矿,在美国,苹果做了移动互联网这个更大的生态金矿,如同卡着你喉咙一样,你好,我更好,无论大小公司,大如阿里,腾讯,小如米课,我都抓住你们命脉。你说腾讯 vs 苹果,假设在估值相同的情况下,我选谁?

Part 15 关于张曦老师的投资思路

张曦思路绝对不会亏钱,但能不能赚大钱?预估10-12%的年化收益率。

老华补充: 每个人的投资风格都是由他的经历,经验,阅历,性格融合组成的,我表述的是目前老师的持仓长期收益率大致如此,这不是我的观点,是巴菲特的观点,长期投资回报来自于长期平均ROE,目前的持仓ROE在10%左右,当然张曦老师依然是一个优秀的投资者,比我更早的接触正统的投资思想,条条大路通罗马,我相信在终点我们可以等到彼此。

Part 16 关于买房

如果我现在可以不受限购限贷的限制,可以利用低息购买房产,我未必会去投资股票。因为房产不使用杠杆时回报率大幅打折。

仁恒:闹中取静(不能太市中心),业主素质高,旁边有保利大剧院,大公园。重点:高端物业的买家是不太会计较小钱的。

房子的逻辑是占据的城市资源。稀缺性。

行动比什么都重要。Take Action。当年在新西兰买房看了100多套房,足够努力总能碰到机会。

老华补充:房子是过去近20年财富的加速器,直播中我讲述了我房产的投资主要阶段和过程,这里抓重点,首先我对任何投资没有偏见,炒股的人看不起炒房的,炒房也看不起炒股,我都参与,所以组成了我的三元逻辑,而且目前房和股都是我巨大收益的领域,2013-至今房产增值收益6000万左右,曾经算过,不细算了。股票目前累计收益3000万,当然未来股市会必然远超过房产收益,需要时间。

对于绝大多数人,买房作为首选依然是最佳选择,当然前提是房背后的城市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商业资源。房的优势还是在于他的安全杠杆因素,3成首付情况下,房价涨幅平均一年6%就可以达到年回报率18%左右,在优秀的城市以五年为节点看成功率还是极高的。然而连续五年在股市达到18%复利,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该怎么选?一目了然。

Part 17 关于婚姻、家庭和感情

这方面的话题并不想讲太多,因为我太了解男人,太了解女人,太了解人。社会太现实,不能说的太直白。

结婚是应该考虑长远的,但是bug在于,when you’re young,你不具备这样的长远眼光。人要见过一定的世面才会懂。比如大刘娶甘比,看过无数盛世美颜之后,你就会发现婚姻的真谛——你和这个人在一起舒不舒服。

关于嫁人:找一个世界观、逻辑正确的人。但是如果你没有很强的经历,你没有长远的眼光,单凭自己20多年的阅历有很大缺陷,这是父母存在的价值。聪明的女人嫁给成熟的人,不要和幼稚的人步入婚姻,成熟的缺点就是缺乏激情。

爱情是很偶然的东西。

没有完美的夫妻,光鲜的背后每对夫妻都有矛盾。

男人希望老婆是仰慕自己的。栗子:颜sir老婆很仰慕他,这就开了好头,以后有矛盾,会更容易跨过去。

我已经超脱了这些事情,对人很了解,看透关系,人都是自私的,最后都是门当户对的选择。

人和人之间,夫妻之间相处舒服就好,不要去追求pure/纯粹。《霍》中50年的感情最后2年就化解了,因为人是孤独的,会去寻找一个伴侣。看开就好,2个人不违和就好。子女迟早会离开,早点prepare。人最终是孤独的,不管你是否愿意。

这个年纪我们能找到的交心的朋友很少。有时候,不是别人不想和我们交心,而是大家聊不到一起去,别人听不懂你在讲什么。

老华补充:这段应该已经到了我直播微醺和飘逸之间,好在没有胡言乱语,只是个人的一些观点而已,这个领域我不是专家,纯属聊天。

Part 18 关于米课

米课的赛道并不长。

现在做米课,更多的变成了一种责任,多么希望有人可以replace me。

老华对米课的定位,正如巴菲特对喜诗糖果的定位:不需要上市,不需要融资。

附巴菲特评喜诗糖果的原话:

以我们40多年前收购的喜诗糖果为例,它是一家优秀的小企业,现金流源源不断,我们尝试了50种不同办法扩张,可我们就算再努力,也是徒劳。

非常崇拜马云、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但是我并不想成为这样的人。人证明过自己就可以了,越是神仙越孤独。例子:SOHU张朝阳,90年代的创业教父,现今的凄凉与没落。潮起潮落,但人终究会被时代淘汰,最重要的是找到inner peace。

年会会一直办下去,年会不赚钱,是大家欢聚的场所。

老华补充: 对米课的思考应该是长达两年以上,从早期创业初期的稚嫩,到高速发展的兴奋,到做米课圈app时的激情复燃,到看到阶段终局的沮丧,到认清公司的本质,到最终的内心平复,其实人的躁动和不平复只因为他看不懂,看不明白,或看不懂结局,就像你从不会因为人会老死而大惊小怪(我儿子会,当他第一次知道人会死时,他很害怕,这就是对未知的恐惧,而我们不会,至少现在不会,因为我们有预期,我们知道结果,更知道这是公平的,我不死,你死,你也会郁闷)

稚嫩的时候我也想过公司上市,想过发展壮大,那是因为我当时还看不懂结局,还看不懂这家公司的基因和命数。显然我们没有上市,也没有被收购,更没有被投资,是我们不好吗?不是,相反我们太好了,正如我们每个人都很好,只是你还没认清自己而已,简而言之,米课是一家资本投入低,净资产极少,研发和投入极少,却不断创造利润的公司,像极了巴菲特转向价值投资的第一笔投资 喜诗糖果的尿性,只是他的一个迷你版而已。

所以我显然享受不到公司上市给我带来的虚荣和乐趣,但我可以走巴菲特的路,投资房产的短短七年,仅仅是简单的持有已经给我带来了极高的ROE,在证券市场的投资道路中,我们把我们的利润投入到比我们牛逼十倍百倍的企业里,这就是我作为资金管理者最重要的决策,少但至关重要。我们被世俗理解和认可的成功终将会到来,只不过要晚一些,当我看到结局时,我并不介意。

Part 19 一个孤独患者的自白:

我就是个普通人

我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什么动力。

我就是个有钱的屌丝。说南京脏话的时候最开心。

我不想承担那么大的社会责任,我就想做个快乐的屌丝。

人生没有意义,虚无缥缈,几百年后哪个书上会记载商人。要求自己傻一点,开心最重要。如果一个事再赚钱,不开心的话也不会去做。

《了凡四训》是好书,2012年博客就写过,是一个很好的指引,但是我不是因为因果关系才去做好事,是因为内心开心,因为爽。

我没有信仰,是无神论者,我不会求佛,不想和神去做交易。神不会在乎你的香火费,如果神这么小气,那也不是我敬重的神。

我们都很清楚我们是自私的,巴菲特、盖茨捐钱也都是自私的,最终是获得inner peace。

这个社会很多人真诚、善良,但收益不是最大。世界上太多人厉害,但是都没有产生自己的价值,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知足,是幸福的关键。

命和运都是很重要的东西。我不觉得我比张晓龙差,但是我没有机遇。很多人都是运气不好。

我的偶像只有一个——巴菲特,研究他的每一片段——学透。我不会去学张曦,我只学上万亿的人,不去学上千万的人。

聪明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聪明。开心才最重要。《百年孤独》说人生没有新意,都是俗人。那就做个快乐的俗人。

关于做菜:如果我真的决定做某一件事,一定是能力范围内最好。无法忍受那些卖相不好的菜。

你会觉得在你身边的人都不懂你,自己和自己相处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星座还是蛮准的。喜欢摩羯天蝎处女金牛。

老华补充:从上段开始我在直播中已经差不多喝了七八两茅台了,回头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没喝酒是不会说的,因为有太多我改变不了却看不惯的事实,我无力改变世界到我的理想状态,正如经历了37年的生活,我已经不去改变任何一个人他本来的性格,直播中我说了些最近对我比较感触的书,我的人生读书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上学读书,那是被要求的读书,你没有选择;第二阶段:读能帮你赚钱的书,投资,商业,传记,狼吞虎咽,饥不择食,一切能改变一个屌丝命运的书大致都有买过;第三阶段,读有思想的书,最经典的书,我的确有个很好的习惯,爱读书,可以整天整天看这样,目前有选择的了解更多领域的经典,甚至连我从不care的文学领域这两年也是兴趣大增。

仔细想想我所有的知识,能力,财富都是书给予的,2008年在我投资遭遇最大挫折时,我经营了多家小公司补亏,其中一家叫鱼骨的建站公司,当时我从美国把所有marketing和SEO的书全部买回来啃了两个月,谁也没想到我过去的电商经验加那些书的知识运营在2012年做米课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在投资上,我所有的知识都是站在巴菲特的肩膀上,我翻阅了可以找到的所有资料,至今还在学习中,真正开始理解之后,你会感慨有太多伪价投,太多一知半解,太多自以为是的人,我的阅读加上我的经验和理解力,我也只敢说自己对巴菲特的了解也只不过是皮毛,我真不知道那些张口就下结论或自认为读懂老爷子的人是哪里来的无知勇气,一点皮毛就帮我赚了数千万,我好想看看那些看不起我引路人的账户。

Part 20: 关于米课的老师

每个老师都对我很包容很忍让,这份情铭记在心

汪晟,你能不能不要再送我东西了,不知道怎样还礼 @汪晟

料神:实在人,如果是料神运营课程,可能所有的课程都免费送了。铁憨憨。爱熬夜。

暗夜:一切美好词汇皆适用的男神。

冰大:F4中吴建豪。爱送小礼物,职业习惯,特别谦虚。

颜sir:夫妻生活很和谐。老婆身高1米7。我逼着他做老师,他做东西要去很高,学习能力很强,但还是太年轻,但经验的积累确实需要时间。他一直在try his best。

老华补充:直播到这段的时候可能已经凌晨四点了,借着酒劲乱说一通,我们的老师是米课最核心的资产,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有这样好的商业模式,作为合作伙伴,每个老师对我都很包容,这一段主要都是各种感谢,非米课重度用户可以忽略。

Part 21: 关于育儿

孩子出国读书是源于华嫂对国内教育的失望,

30年来未改变,而家长的意志能改变的太少。

分隔两地的利与弊

弊:不能和孩子在一起。

利:更珍惜相处的时光;获得宝贵的独处空间。

新西兰教育:问孩子每天过的快不快乐?因材施教,发现兴趣之所在。

孩子这个年龄段学英语,以后腾出更多的时间花在更多地方。

资本是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避免不必要的竞争——高考,毕竟中国聪明人太多,不要过独木桥。

在孩子身上不断砸钱,砸出优势。

栗子:朋友的女儿听取建议考了南外国际班,朋友很感激。

老华补充:育儿肯定不是我擅长的一个领域,仅代表个人观点,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复杂性,人生有的时候也是一种平衡,利弊不分家,你无法让孩子成为完美,机会成本是多么伟大的发明,人生的遗憾和不完美是必然,不要去看那些你没有的,人的一生所拥有的痛苦,快乐,比列上几乎相等的,所以你羡慕别人的好,更多时候只是他这个阶段的好,他心烦意乱,焦虑的那些年可能也正是你春风得意的时候,很多智慧前人都写的很清楚,经历到了去阅读会帮你摆正心态和价值观,当然看太透也伴随着看太透的苦恼,又或者你以为你看透了,实则不然,总之人的一生从宇宙的终局来看是没有一丝意义的,所以享受当下,快乐生活,做一个庸俗的人反而是人生最高境界,把没有意义的一生活出了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一生,妙哉。

Part 22 一点建议

人要低调,人一飘就出事。栗子:买商住房的经历。

如果你有100w的时候不开心,你有1000w时也不会开心。快乐是一种能力。

遇到问题,你一定要先去想别人是怎么做到的,而不是去打假(杠精)。不要对有钱人有敌意,看到有钱人先去模仿。比如三亿哥。比如新西兰2w vs 2.6w的车。

不要谈背景(指富二代),会养成你坏的思维习惯。

看什么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目的的去学习。

想学什么,就看这个领域最经典的书籍,一本一本去读,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学习的。

书要多看,巴菲特每年的年报我都会去读(这就是巴菲特的书)。你不相信世界前三的首富,却相信网上随便几个砖家,这本身就是脑残行为。

你的老师要不断更新,跟全世界最优秀的人学习就好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缩短我们探索的路程。

也许你们现在20、30多岁,人生过的不如意,但是你们完全有机会,你们以后的成功可以更持久,更成熟,更快乐。如果成功太早,就会出现我这种情况。

底层逻辑都很简单,把事情讲复杂的都是忽悠。Key:知道和理解中间差了108000里。

现在学习的目的——对长期复利有帮助的事。

聪明人太多,短期他们一定会赢。

料神此处备注:

短期的利益就会导致不断逐利,错过真正的大机会。短期最大获利是来自预期差,长期最大获利来自利润持续创造能力。

命好是成功的一个因素。

大家要努力,不要错过现在的中国,如今大企业渗透能力彪悍,所以未来的孩子要胜出需要更强的底层能力。

80、90后已经看不懂未来的发展了,赚钱要趁早。不需要去考虑太宏观的事情,focus你的优势。

不是实际的价值才有价值,虚拟的价值也是价值。让别人觉得你有价值也很重要。学会包装自己,老板也是你的客户。

如何做个好员工,你要做到企业的5%,否则你只能拿平均工资。

老华补充:相信相信的力量,真的有很多人天然缺乏信任感,也许我们这个社会说真话的人太少了,直播中我有提到我第一桶金的发源故事,就是来自一个信任的故事,我很庆幸到今天这个年纪我还是属于同龄里更容易信人,更愿意交心,也更不保留的人,追其原因,和我的经历有关,虽然从商20年,国外十年遇到的都是善良的2c用户,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阿谀奉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切市场经济,国内十年,上游是老师们,我说了都很善良包容,下游外贸人,更是一群善良可爱的人(源于他们的生意属性相对也很单纯),这些经历至少让老天没有夺走我内心中最后的一点纯真。当然这不代表我是傻白甜,相反我对于鉴别骗子是出奇的准,恐怕是我会闻味儿,你的文字,交谈,行为都会散发出味儿。

Part 23: 重点来了

老华强调:辩证的去看问题,独立思考最重要,用质疑和反驳的眼光去看我的文章。

老华补充:人无完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个世界高人甚多,我不想说我说的全是错的,这过于装逼,且更是一种责任逃避。相反我觉得在我说这些内容的时候他都是对的,正如我每一篇文章,我可以复盘承认错误,但在我写的时候他都没错,我的确是这么思考的。我的公众号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但你阅读请带着脑子去思考。

Part 24: 我对老华说

昨晚你掏心掏肺讲了12个半小时,这里只想送上一句真诚的祝福:在我们眼里,你是出世的智者,你是入世的强者,希望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那个阳光快乐的南京Debbie。

老华补充:从睁眼开始写备注写了五个半小时,且没有吃午饭,可以看出备注内容越来越少,主要是体力不支,对如此认真的整理我想这样一份备注是最好的回答了,不用感谢我,有人阅读本身也是输出者最大的快乐。见字如面。

老华总结:

疫情使人疯狂,12个半小时的直播,5个半小时的备注,还有荣姐姐不知道多久的整理,才有了这一篇,这算是目前这个阶段我比较全面的思考,我们都在尽量还原直播的精华,直播和文字依然有着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很多观点的细节表述上,但我们都尽力了。

12小时的直播录像已经全部发布到米课圈App内。最后,我好怕这么长的文章,你看不到这呀!哈哈哈!

原文作者:作者:MrHua
创作时间:2020年~2022年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90902/answer/55182189

转载请注明:创业经验分享网 » 如何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